优越的代价:孤立、不快乐的孩子是如何长成的?
点蓝字关注我们
引言
近年来因为工作关系,我接触到了大量中国青春期(13-19岁)和前青春期 (10-13岁)的青少年。
这些孩子大多来自于经济条件优渥的家庭。他们穿戴着流行的运动品牌,讨论着那双“巨便宜”的5000多块的鞋子,手里拿着最新的iPhone,兜里的零花钱是我们这个时代长大的人不可想象的。并且,几乎每个这样的孩子,都有多次出国旅游和游学的经历。
按理说,优厚的物质条件让这些孩子早早拥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而丰富的经历本应带给他们更广阔的视野,以及对他人、对环境、对不同文化更加包容开放的心态。然而,我的个人经历告诉我,情况并非如此。
在这些经济条件不错的孩子身上,我时常观察到一些让我颇为失望甚至惊讶的特质,并且这些现象并非个别,比如:
自我中心-不愿意分享或放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很多孩子的第一反应是,那我怎么办?在团队合作的时候,很难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努力协作。
缺乏情绪自控力-在集体或团队活动中,情绪的失控和爆发比较常见。相当一部分孩子似乎都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一旦心愿不能满足,往往不是商议-妥协-达成一致,而是争执,哭闹甚至肢体冲撞。
缺乏同理心 -不愿意去理解和帮助他人,特别是那些跟我们生理或者心理有所不同的人。更多孩子的选择,是去排斥和贬低他人,而不是接纳和包容。
冷漠、缺乏责任心 -这些孩子的兴趣点非常有限,购物/手机游戏/走马观花似的旅游让他们兴奋。而对于自然、艺术、文化深入的观察和讨论,往往让他们不耐烦。他们普遍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即使被反复提醒之后,即使每个人都号称自己热爱自然;他们没有意识去主动维护公共空间的秩序和整洁,或是为他人服务。他们会整包的扔掉没拆包装的食品和日用品,因为没地方放了,而想不到把这些东西回收再利用,给有需要的人。
作为一个教育专业的成年人,面对这样的情况,感性上当然会忧心失望。但与此同时,多年的学术训练和教学经验,也让我从理性层面上认识到,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跟他/她的成长环境密不可分。
《优越的代价》(The Price of Privilege)这本书,是成长合作社的另一个发起人小乐推荐给我看的。这本书其实还有个沉重的副标题,“来自家长的压力和物质的优越,如何养成了一代孤立而不快乐的孩子”(How Parental Pressure and Material Advantage Are Creating a Generation of Disconnected and Unhappy Kids)。
优越的物质条件,不正是大多数努力奋斗的父母,想要给孩子的吗,为什么会事与愿违?
我们花了不少时间讨论,下面的笔记中也有很多小乐的贡献。这本书解答了我不少疑问,印证了我的一些猜想,同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证据。“了解-分析-改变”,是我读这本书的初衷。而书中提到的很多问题,其实并不是富裕家庭独有的,而是具有很强的普适性。
说到这里,可能不少人会想到“穷养”VS“富养”的问题。
想说明的是,这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本身就十分有害,把需要多种投入的养育过程,简化成了物质上的充裕与匮乏。
更有害的是这种思维方式,把一切复杂性转换为“你就告诉我怎么做,我不关心研究过程”。基于这样的原因,本文无意于落入这样一个伪概念的陷阱,认为还是读一本好书来得更真切。
关于作者
作者玛德琳·莱文博士 (Madeline Levine),是一个有着25年经验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她生活和工作在美国加州旧金山以北的一个富人区,Marine County。
近年来,玛德琳观察到一个现象,青少年中出现了一大批不快乐的孩子。她的病人中,有一个优秀又招人喜欢的15岁的女生,家境优越,履历光鲜,要什么有什么。而当这个女孩走进诊室的时候,玛德琳看到她的左臂上有一个用刀片刺进肉里刻出的字-empty (空虚)。这让她着实惊讶。
她发现,最近若干年中,出现心理问题的青春期青少年比例逐渐增高,而这些孩子往往来自经济条件优越、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
这些孩子通常有着不错的学习成绩,出色的校外活动经历,丰富的阅历。更重要的是,在青春期到来之前往往没有暴露出什么明显问题。但是,面临青春期心理的巨大转变,在个人身份形成的过程中,他/她们会逐步暴露出一系列严重的心理问题,导致的比较严重的表征是,女孩对性关系放纵自由,男孩滥用药物。
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作为家长,应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在这本书中,玛德琳借助她作为心理咨询师的丰富经验,深入讨论和分析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While we all hope that our children will do well in school, we hope with even greater fervor that they will do well in life. Our job is to help them know and appreciate themselves deeply, to be resilient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to approach the world with zest, to find work that is satisfying, friends and spouses who are loving and loyal, and to hold a deep belief that they have something meaningful to contribute to the world.”
“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在学校能一帆风顺,我们更热切地期望他们的人生能一帆风顺。我们的工作就是帮助他们深刻认识并欣赏自己,面对困难的时候有韧性,对世界充满热情,去找到一份让他们有满足感的工作,有爱而忠诚的朋友和伴侣,并且坚信他们可以对这个世界做出一些有意义的贡献。”
*原文均摘自玛德琳博士《优越的代价》(Price of Privilege)一书
1
诊断书:出了什么问题
玛德琳博士发现,经济条件优厚的家庭,父母往往从事高压力高回报的工作。这样的工作,让他们的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作为补偿,家长常常用大量的物质来填补陪伴的空缺,以平衡对孩子的愧疚心理。
唾手可得的新衣服、新手机,甚至动不动几万块的出国游学的机会,的确可以让孩子兴奋一时。但是,久而久之,这种满足感会递减,孩子对于来自物质的刺激会越来越麻木。
还记得你自己第一次自己赚钱的经历么?还有那通过自己的劳动有所得的满足感?
对于很多生活优越的孩子来说,吃的、用的没有一样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努力换取的。他们没有机会去体会这种满足感,没有机会体会追逐一个目标时的专注和热切,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培养兴趣的感受。
作者提到,对于这样的孩子,很难用物质激励来引起他们的兴趣。事实上,这个办法完全行不通。
比如,普通家庭的孩子或许会很珍惜10美元/小时的工作。在这样的工作中,他们不仅仅积累了工作经验,也学到了超过工作本身的社会知识——如何与他人相处、团队合作、个人的责任感和制定目标等等。而家庭富裕的孩子很可能会对这样的工作表示不屑。
“我自己有一个200万美金的信托基金,为什么要去打工,每小时挣个10块钱?” 一个孩子反问。
2
物质过剩,孩子快乐吗?
不可否认,我们今天的文化已经被物质主义(materialism)和消费主义(consumerism)席卷。披头士(The Beatles)几十年前唱过的钱买不来爱 (money can’t buy me love)如今貌似也被推翻了。
但是,在TED.com上随便搜一搜关于“幸福感“(happiness)的演讲,就会发现,各种研究都指向一个结论,当拥有的金钱可以满足生活基本需求之后,额外多出的钱并不能让人们更快乐。
不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金钱基本被等同于成功。物质主义是一种价值体系,强调财富、地位、个人形象和消费,也暗示了相对物质而言,我们对于生活中的其他东西,如朋友、家庭、工作的重视程度。
1960年代的大学生们被问为何上大学的时候,回答是“成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或是学会生活的哲学”。然而从1990年代开始,大部分学生会回答“赚很多钱”。
作者说,我们给孩子买车买名牌衣服或者去高消费的度假,并不一定会导致他们的心理问题。导致他们心理问题的是,当他们通过观察自己的父母,通过分析成年人的行为和价值观,最终得出结论:这些物质的东西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书中对于这个类型的孩子的大量描述,和我个人的观察和经验高度吻合。
到了青春期之后,物质的丰富很难换来身份成长的快乐。久而久之,这样家庭长大的孩子缺乏和人(父母)建立深层次关系的能力,他们往往表现的格外自私。
换句话说,在这样的富足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一方面,他/她的快乐更多的建立在金钱和消费上,而另一方面,物质能带来的快乐和刺激在逐步递减。一切跟物质挂钩,这也阻碍了他/她们去发展真正解决情绪问题的能力。
当孩子看到我们对一切问题的解答,是通过不断消费买买买这个方式,他们会从我们身上学到什么?
快乐来自内心。 我们需要鼓励孩子去发展源自内在的东西,而看淡外在物质的刺激(提到物质刺激不奏效,还记得上一篇里两位心理学家的实验吗,点击这行回看)
我们应该在家庭、社区和社会里为孩子做好表率,帮助别人,相互合作。 这些良好的品德让人快乐。 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由于拥有过多的家庭资源,这让他们感觉自己并不需要依赖他人,也就很难换位思考,去体会他人的需要;他们强调竞争,强悍,独立,而不善合作,共情。
那么最终给我们快乐的是什么?作者说,是一种道德观,是脱离了物质仍然可以存在,可以坚守的道德。
这需要一个人了解自己是谁,你是否能够帮助别人,你的道德观建立在什么之上。快乐是即使当你物质并不富足的时候,通过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带来的满足感。而青春期身份形成的过程中,来自优越家庭背景的孩子,往往缺乏这方面的成长。
“Outgrowth of materialism is the notion that there are “winners” and “losers,” the “haves” and the “have-nots.” Parents need to check in with themselves regularly and avoid endorsing values that pit children against each other or suggest that resources are so scarce that children must be in constant competition.”
“物质主义滋生出赢家和输家的观念,把人分成什么都不缺的人和什么都没有的人。作为家长,应该定期自省,避免自己去鼓励某些价值观,把孩子跟他/她的小伙伴对立起来,让他/她认为资源是如此稀缺,我们必须要处在不停的竞争中。”
3
你是哪种家长
玛德琳博士引用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临床和发展心理学的Diana Baumrind教授在60年代的一个著名研究, 在书中讨论了三种父母风格:
Authoritarian (高要求,低回应):对孩子成长过分干预,提出很高的要求,其中往往折射出家长自身的意愿和焦虑;但与此同时,并没有给孩子提供恰当的或者足够的成长支持;引发孩子的抵触和反感。
Authoritative (高要求,高回应):其中authoritative 风格的父母养育出的孩子,情绪健康,学业成就最好。简单说就是严要求和贴心的关心同时具备,孩子出现问题就提供帮助, let’s work it out,大家共同解决。
Permissive (高回应,低要求):对孩子的行为和心理成长没有过多要求,但是对孩子的需要十分敏感,以孩子的情绪为中心,事事为孩子服务,类似于我们常见的溺爱型家长。
身边的家长中,不乏1和3,过分干预型和溺爱型。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家长的干预和孩子责任感的成长,这中间的界限应该在哪里?
在无数育儿书籍和文章的宣传下,很多家长都慢慢意识到,积极鼓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加上很多家长是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的孩子最好,所以毫不吝啬的随时夸赞。你最帅!你最棒!你最聪明!玛德琳博士很反对这个做法,她指出,家长不经意间对于孩子的过分夸奖,会加剧他们对世界认知的矛盾。
“既然我是你眼中最特别、最优秀的,那你为什么还要我倒垃圾,做家务呢?我应该做些更高级的事情。”孩子会这样反问。
对孩子的表扬,要和批评结合,要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现实的自我认识,而不是一个膨胀的自我。作者强调,温暖的家庭关系(warm connection)要和明确的规则( discipline) 结合起来。
对于孩子的批评,要针对事情而不是针对人。在纠正他们行为的时候,不要推而广之去批评他的性格,比如不听话、自私、没有自制力等。
4
孩子的自主权去哪儿了?
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说,我不需要孩子成功,有名望,但我希望他快乐。可是快乐是一个多主观又多渺茫的希冀呢。如何才能快乐?
玛德琳博士说,真的快乐,是一个人真的认可自己,了解自己的热情所在,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实现,并实践之。这一系列动作的主语必须是“自己” ,这就是自主(Autonomy)。
成年人不能代替孩子设立目标、选定兴趣、规划职业,甚至策划婚姻。作者说,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需要对他的言行举止有掌控(in control), 但不能控制(being controlling)。
富裕家庭的父母,过多的介入孩子的成长,事无巨细的操纵孩子的选择。这个过程中,剥夺了孩子的饥饿感。孩子想要什么有什么,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什么真的想要并为之拼命努力的目标。
孩子有天然的取悦父母的倾向。当他们还小的时候,他们可以为了让父母高兴,表现成好孩子——成绩好,有一些高雅爱好,表现的乖巧顺从。然而到了青春期,长期缺乏真实表达自己的心理需求,缺乏个人兴趣的养成,使他们茫然,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爆发。
玛德琳博士毫不客气的指出,富裕家庭的孩子同时面临课业压力(Achievement pressure)和父母疏离(isolation from parents)两大问题。
研究表明,经济条件越好的家庭,孩子跟父母的关系越疏远。而他们的父母因为社会压力和隐私考虑,往往不愿意面对孩子的心理问题 ,或者说是自己的养育问题和家庭问题。这些父母抗拒求助于心里治疗,从而导致问题一再恶化。
我们的另一位发起人RedApe,就曾在一个心理问题团体治疗中,与几位这样的家长相处过几个月。无论心理医生如何启发,其他人如何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优秀的父母,都坚持认为自己的养育、自己的家庭关系没有任何问题,孩子是突然从乖孩子变成问题少年/少女的。
“Adolescents need tremendous support as they go about the task of figuring out their identities, their future selves. Too often what they get is intrusion. Intrusion and support are two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processes: support is about the needs of the child, intrusion is about the needs of the parent.”
家长需要在青少年摸索自己的身份、未来自我形成的过程中,给他/她提供大量的协助。而成年人提供的往往是过分干预。过分干预和协助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过程:协助是围绕孩子的需求展开,而过分干预建立在家长的需要之上。
在写给纽约时报的专栏文章中,玛德琳博士说,对于孩子来说,成长最核心的任务就是逐步发展出一个自主、自信、不背离现实的“自我”。每天帮孩子记着他/她的作业,还要一遍遍帮忙检查,不停给孩子打电话担心他/她的安全,帮孩子完成学校申请材料——家长所做的这些都损耗着孩子的自信。
那么,什么样的家长干预是好的?
第一个家长在孩子不想写作业的时候,会说服孩子写完,但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因为他们希望孩子是完美的,而是因为孩子需要学到相应的知识,并且需要建立正确的工作道德观,完成自己份内的任务。
第二个家长会花大量的时间帮孩子搞定学校的申请材料,从而确保孩子能稳妥的进入目标学校。一旦说起来,家长会毫不掩饰地说,“我们正在申请XXX大学“。
玛德琳博士指出,这两个家长都在干预孩子的成长。第一个侧重于行为干预(坐下,完成你的作业),而第二个是一种心理干预(我们一起申请)。恰恰是这种心理干预,对孩子的自我发展构成危害。
如果压力、方向感、动力和奖励永远来自外界,孩子就没有机会来构建内心。找个私教来教你三岁的孩子如何搞定幼儿园面试, 因为你其他朋友的小孩都进入这家幼儿园了;或者逼迫你已经不堪重负的孩子多上一门课,这样才能进入高级班——这都不是好的家长干预。
这些干预的目的并非为了满足孩子内心的需要和愿望,而是你作为家长,所需要的地位、肯定甚至是虚荣心。
5
写在最后
“输在起跑线上”是这个时代最成功的教育洗脑口号。美国如此,中国更甚之。 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是家长学会控制自己的焦虑。
这也是为什么,成长合作社的口号是“成长,不仅仅是孩子的事”。
目前,科学研究已经开始能够把孩子的某些心理特征和他们的基因建立关联。人们普遍可以接受人格分裂是有基因层面的原因,但是或许还不能接受“爱顶嘴”、“不听话”的性格也是有基因基础的。
但是,一旦我们可以慢慢了解孩子的哪些行为是有基因基础的,作为成年人,我们就可以更容易对他们面临的挑战产生一些同情和理解。
比如,有一些孩子天生可能就充满负面情绪。作为家长,你可以天天试图改变他,把每天都变成战争;你也可以告诉自己,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就是不太一样。
很关键的一点是,家长不要把孩子的性格归因到自己身上,你无法对任何人100%负责,包括你的孩子。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可以进入哈佛,这是我们或许不愿承认但是必须面对的现实。
而每一个孩子,他/她都可以在精神上被过多来自家长的压力击垮,导致抑郁、焦虑和自我厌恶。
学会控制自己的焦虑,是家长首先必须面对的自我成长。
“We need to always deal with the child in front of us, not the child of our fantasies.”
“我们需要面对和处理我们眼前的这个孩子,而不是我们幻想出的理想孩子”
成长合作社
孩子最需要的, 是同他们一起成长的父母